不愿受限:对掌控权的坚持
巩晓彬另一个坚持的地方在于他对球队掌控权的要求。据了解,他经常要求同时担任主教练和总经理,而这也是在与多家球队谈判时无法达成一致的关键原因之一。
这种要求反映了巩晓彬对篮球管理的独特见解。在执教山东男篮期间,他曾同时兼任这两个角色,并带领球队取得显著成绩。在他看来,只有同时把控阵容建设和赛场指挥,才能最大限度地实践自己的篮球理念,避免因引援失败或管理层干预而束手束脚。
然而在当今的CBA联赛中,符合这一条件的球队寥寥可数。大多数俱乐部采用分权管理模式,教练负责训练比赛,总经理负责球员阵容和转会事务。在这种模式下,巩晓彬的“权力集中”要求自然难以被满足。
宁缺毋滥:等待最佳时机
巩晓彬没有出山执教,可能是出于谨慎考虑。作为一名成功的篮球从业者,他并非为了工作而工作,而是在等待最适合自己的机会。
有人认为,巩晓彬可能在等待山东男篮的再次召唤。毕竟在那里,他有着牢固的基础和影响力,也更可能获得所需的掌控权。同时,近年来山东男篮战绩不稳定,球迷时常高呼“请回巩晓彬”,这为双方再次合作奠定了基础。
然而也有看法认为,巩晓彬可能已逐渐适应了目前的角色转变。从执教到管理,这一改变使他能够以更宏观的视角推进山东篮球事业,而不必局限于单支球队的胜负。
逍遥王的另类人生选择
也许我们不应该用传统眼光来审视巩晓彬的决定。不再执教并不意味着放弃篮球;不在CBA赛场上也不代表失去对篮球的热爱。
如今的巩晓彬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自己的篮球信念。作为山东篮协会长,他可以更广泛地影响山东篮球的发展方向,从青训到联赛,从基层到高端,这种影响力甚至可能超越执教一支CBA球队。
逍遥王的选择,或许正是他“逍遥”的真谛——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,不随波逐流,坚持自己的初心,继续深爱着篮球运动。
无论以后巩晓彬是否会重返CBA执教席,他在中国篮球界的地位和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。他的坚守和选择展示了一个篮球人不同寻常的追求和品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